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8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开放关系等于“合法”出轨吗?|有点田园

肖美丽 硝美丽 2020-08-25

“开放关系”常常被认为是对“出轨”、“不忠”的一种粉饰。人们对开放关系充满好奇,甚至有点向往,又带有鄙视和怀疑的情绪。到底开放关系是什么,在开放关系里的人真的不会嫉妒吗?ta们是如何维系关系的?有点田园邀请到有几段开放关系经验的嘉宾—喵赵,从亲身经历和身边“八卦”谈起。


我们聊了以下内容:


1.喵赵的3段开放关系经历


2.案例(八卦)分析,聊开放关系的定义。

说要开放关系,其实只想自己“开放”。

不想面对分手,就搞开放关系。

“大奶心态”

一方想停止开放的状态,另一方还是继续。

外地务工人员的临时夫妻关系算开放关系吗?

怎么定义开放关系?


3.嫉妒心和占有欲

嫉妒和占有欲是爱情的核心吗?

绿帽,小三文化为何如此强大?

跟自己的伴侣可能完全的坦诚吗?


4.喵赵的开放关系小贴士。

动机要正

建立在解构主流的婚姻观念的基础上

沟通、诚实、信任、接纳


5.开放关系是年轻人玩玩而已,最后还是要回到一对一?


你将听到的声音:

喵赵在青杏写过文章,做过主播,现在在德国学性别

主播肖美丽



本期节目时间较长,微信上是1小时版本,

欢迎去各播客平台收听完整版


墙外链接总汇

http://t.cn/AiYG4uLH

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以下是录音文字版

(有编辑/删减)

喵赵的3段开放关系经历

1.从人生梦想是结婚到接受开放关系。


有一天突然理智跟潜意识里从小到大受到的驯化碰撞上了。突然发现了我怎么还会这么想结婚,我在想啥?啪的一下子就不想了,完全不明白自己原来是怎么想的。


名义上分手的状态里,两个人在外面勾搭,看对方什么反应,慢慢地过渡到开放关系的状态。 


最开始有吃醋的情况,因为当时是名义上分手的状态,所以当他吃醋的时候,我就特别生气。那时我意识到我自己对于个人自由很重视。来一个手机信息为什么要去小心翼翼的去想我能不能跟你说。我觉得这种小心翼翼特别不自然,没有任何必要。 


慢慢的就过去了,我觉得他也是一个情感上的从1对1的完全互相拥有的状态,要出来,也需要情感上一个转变。


2.希望双方都可以享受人生的美好


当时我感慨最深的一个事是,在一个读书会上遇到了一个可爱的男孩子,就有特别快的开始互相勾搭,他坐车来找我。我们在圆圆的月亮下面吃烧烤,聊诗歌聊人生,喝酒吃肉,一直到天亮,亲亲抱抱,有一些边缘性行为。那天晚上我觉得特别的美好,人生记忆最深的几个极其美好的夜晚之一。


那天晚上每一刻我觉得特别美好的时候,我当时在想,特别希望我的伴侣也能去体会这种感觉,我知道每个人都可以体会这种感觉,不管你恋爱过多少次,当你在遇到一个的人的时候,你再有一次新的心动的时候,那种美好都是不会减少的。


就跟每次我买到好吃的,我都一定要留一点给ta吃一样的那种感觉,自己体会到一种美好的感觉,就特别希望对方也能够去享受这种东西。我为什么会想要开放关系,我觉得双方都应该可以去享受人的美好。 


3.并没有传说中的撕裂感


下一段关系从头到尾开放的,遇到那个人的时候,从见第1面我就在说我是开放关系,在一起了之后慢慢给他讲我的想法,他也是一个吸收能力很强的人,也没有什么偏见。但一直是我在出去勾搭,他没什么实质上的行为。在一起可能两年了他终于找到了姑娘,一找就找到了两三个,到他跟一个姑娘真的见面了过了美好的一个夜晚之后,他回来跟我讲他真的感触挺深的。 


当自己真的在有一段主关系的时候,然后在外面跟勾搭的人发生一些艳遇的时候,才发现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主流想的那样:我跟这个人睡了一觉我就受不了了,我就心都被撕裂了,我爱这个人,然后又喜欢那个人,天我做不到了……完全没有那种挣扎,他当时觉得就很自然,这两件事完全不觉得彼此有冲突。


4.再次进入一对一关系。


我跟之前的伴侣在一起的末期,我遇到了现在这个人。热恋期时间精力真的分不过来。每次跟我现在的伴侣分开去找我当时的男朋友的时候,我现在的伴侣理念上认同我,也不会说什么,但是我不在他身边的时候,他会特别难受,试了很多次都是非常难受。我一直在纠结,因为有原则的问题,我一直觉得我就是一个开放关系的人,我不可能进入再重新回到1对1关系里去。


那段时间其实挺挣扎的,挺痛苦的,觉得自己道德上说不过去。为了其中一个伴侣而终止跟另一个伴侣的关系,真的挺愧疚的。但是毕竟我知道我本心怎么想,对自己的心诚实的话,只能是这种选择。



案例(八卦)分析

聊开放关系的定义。


1.说要搞开放关系,其实只想自己“开放”。


开放关系的基础是共情能力,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的感受的那种能力。我开放的主要动机之一是大家都能体验这种美好。如果没有这种动机就这样进入开放关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开放关系如果不是一种理念的话,也是一种需求,是一种针对自己和对方的需求。 


两个人对此都有需求、想法时才是唯一进入开门关系的前提条件,在开放关系上真的不要妥协。


类似于开放关系或者是性解放这些议题,经常都会被人拿来利用。用开放关系包装一下, 但实质上ta们的关系还是传统的不平等的关系。 


每个人需求、理念不一样,在这事上说什么“你是女权主义者、酷儿,你怎么能不开放关系?”挺没意思的。这是一种需求,而不是说一种政治正确的东西,个人的感受、感情和欲望是没法强迫的,在这件事儿上道德绑架真的挺无聊的。对于那些用这些理由洗脑,施压的人,不要理ta。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伤害一个人,可能是可以理解,但是明知道这样还在你身上捅刀子一刀一刀捅下去,我觉得这样的人没有必要留着过年。

伤口撒盐


2.不想面对分手,就说搞开放关系。
如果是一方比较想要分手,另外一方不太想,但是出于不想失去他接受开放关系。以分手为要挟或者说担心分手而达成而去同意一件事的情况还是挺多的。 语言这个东西真的是想怎么用就可以怎么用,很少有人去管这个词实际上定义是什么。好多人在用开放关系这个词去给自己出轨找一个更好的理由。如果是双方真的都觉得同意,想心照不宣传拿来当一个过渡的话,倒也没什么问题,但就怕是其中一方拿当过渡,然后另一方其实是真想开放关系就有点惨了。不合适就分手跟以分手来胁迫对方同意的区别,这中间有一个有点模糊但真的在那的一个分界线。我觉得每一个当事人都知道,在对方点头的时候,ta到底情不情愿,很多人会利用这样一个点头。



3.“大奶心态”
不想一刀切的说,一个人出去有很多伴侣,另一个人没有伴侣的这种情况一定不可能。个人需求不一样,不是说两个人数量一定要对等,才算是平等的关系。但也不是说这双方都默许了,就一定代表他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还是看当事人ta自己心里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如果ta在这个关系里自己能选择的话,会希望自己的伴侣不去这么做的话,我觉得还是双方没有达到一个共识合约,只不过有权力关系在。另一方并不能去限制对方,所以干脆就阿Q精神:反正我也不想限制他,不是我其实不能限制他。 越是像开放关系这样的情况,里面的权力动态大家应该更敏感一些。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在权力上方的,只不过有没有足够的反思能力去承认这件事。 



4.一方想停止开放状态,达成共识后另一方还是继续开放。 
其中一方觉得两个人是现在达成新的协议,回到一对一关系,然后另一个人完全忽略这种共识的话,其实就是出轨。什么叫出轨?出轨就是离开了两个人签约的那些条款。我觉得不能叫一方还在开放,就是一方在打破他们的合同。 开放关系还是可以出轨的,如果你们两个有一些约定,比如约定了你不能和我的朋友发生关系,这些约定也是算数的,如果违背了这些约定其实也还是出轨。不存在一个人在开放,然后另一个人在1对1的这种这种说法。开放关系它是一个关系,关系是两个人之间的一个契约,你没有办法说我在开放,因为你没你跟谁开放去,它是用来形容这些多伴侣之间的关系,像签合同的时候没有写下来条款一样,没办法说这个关系是一个开放关系。只不过就是你一个人在外面逍遥而已,然后用开放这个词去去给他冠名而已。 只有一方开放其ta方都要守忠贞的是皇上的后宫。人自古以来都在给出轨找各种好听的理由,只不过现在现在有这么一个很洋气的词汇,然后听起来特别的正面。所以大家就把这个词拿过来给自己的出轨找借口。



5.外地务工人员的临时夫妻关系算开放关系吗?


也分两种,一种是睁眼闭眼,然后另一种是我真的接受,这件事儿是不是强加在我身上的。 这种所谓互相默许的方式,也许有人达得到平衡,但是我觉得一个没有契约精神,没互相沟通的关系的话,很难说是一个双方同意的关系。ta们也还是在受主流话语的限制,主流话语就没给已婚夫妻提供这样一种交流的方式,两个人在一起聊,除了出轨、小三之外,都没有任何一个正面的词汇可以去给自己去定义自己。



6.怎么定义开放关系?


开放关系先进只在于它有打破现有的婚姻制的制度,但不代表说婚姻本身就不是一个这可以选的东西。现在婚姻制它变成了普世的强制性的东西,这个叫婚姻制。婚姻制和婚姻还是两个东西,我觉得开放关系的好处在于它打破婚姻制的专权。打破婚姻单一的独裁统治。但是不代表说开放关系是对每一个人来说更好,1对1的关系也有可能是对有些人来说更适合,它们是平行的选项。很核心的一点,开放关系里的双方或多方,每一方都完全知情,并且是明确同意的这样一种合约。 我说的是完全知情和明确同意,不是说那种默许型的。具体的条款每一段关系都不一样,是自己商量的。不是说开放关系就是两个人到处找人的那种关系。说到底是一个合约,每一个合同都不可能是一样的。 



嫉妒心和占有欲


1.怎么处理、看待亲密关系里面的嫉妒问题?


从小的爱情教育都告诉我们,吃醋和占有欲是喜欢/爱的表现,嫉妒是爱情的一个核心,嫉妒是天生的。

很多我们所谓所说的天生的东西,都是由主流话语、意识形态塑造的。在你学习每一个词汇的意义的时候,在你去了解世界的时候,世界给你的定义就是爱情就是独一的爱情,定向定量的 。当然你长大之后会觉得爱情当然是这样的,我去体会爱情的时候,我的感受也是这样的。其实很多人不会以嫉妒当成爱情的核心,就已经很能证明这不是写在基因里的东西。 

爱情、友情、亲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中间划分的没有那么明确。爱这个东西,真的是给一个人就给不了另外一个人的东西吗?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我爱我爸,所以就肯定说明我不爱我妈了。如果社会从来没有教你,你爱这个人就不爱另一个人了的话,我觉得其实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是可以同时喜欢不同的人的。如果大家能意识到这件事的话,嫉妒就已经就不攻自破了。

嫉妒也不是爱情独有的,友情里经常有嫉妒,小孩玩玩具也有嫉妒,亲子关系、家庭关系里都会可以有嫉妒。它纯粹就是想要的一个人,他的注意力没有完全在你身上的时候,这样一种感受。是一种对注意力的需求而已,在我们的生活里其实很普遍。



我自己对嫉妒的经历其实少,但是我知道会有一些人会嫉妒到真的很难受,我的经历应该其实也不适用于所有人。我记得当时我跟第1个伴侣在一起的时候,他有一次出去跟朋友吃火锅。当时就不知道怎么了就一股醋、一股嫉妒从心里涌了上来,直接直接涌到我眼睛上了,我当时直接嫉妒哭了。特别神奇的一种感觉,但是我又高兴他能跟高中同学吃火锅。所以我挺感慨的发现我能把这两个事这么明确的分开。我知道我有嫉妒的感受,但是我也不会拿这个感受去怪罪自己,或者说觉得我有嫉妒的感觉,就说明这事不好,是因为我很明确的知道这是好,而且我希望它发生。我能去处理这个感受,我觉得这个感受是这挺可爱的。我觉得嫉妒没有到一个程度的话,大家都可以学习去不把它当成太大一回事。比如会来月经的人,都知道姨妈的时候有可能就会哭,莫名其妙的哭,但也不会因为哭了就说明天塌下来了我妈不爱我了。不会用感情去定义现实。



想要开放关系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训练自己,慢慢的去分开这件事。第1步当然还是接纳自己的嫉妒的感受,你得知道这是正常的,你的任何感受都是正常的,你不用找理由,不需要有理由。如果你真的很痛苦,而且在把这种感受去结构了分析了之后,还是解决不了这种痛苦的话,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强求,那就不要去做这件事。我之前有分析自己的嫉妒,我会觉得很多时候原因是因为没有安全感,然后或者我对自己不确信我是不是重要的。嫉妒的原因可能真的不是对方他做了什么,嫉妒情绪可能在提醒我自己,我对我自己的关系有没有处理好,还有经常会出现一些跟别人比较心特别的强,这个也是嫉妒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是这么被比大的,这个也要自己克服。 也要注意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大概一个安全感的水平,但是在关系里面安全感很难说是一个人的事。安全感是双方共同建立起来的一个机制,是你根据对方怎么对待你,根据ta的去反馈才建立起来。也不要完全的倾向于,觉得我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有的时候也源于对方有没有给够你足够的正面的反馈,让你知道你在他心里到底是什么地位,我觉得这是一个双方共同的交流的事。 



2.戴绿帽,打小三儿文化为何如此强大?


强大的焦虑来自于一种强大的无力感,人们会对网上跟自己无关的事这么的过街喊打,我觉得是来自于在自己生活中的那种失控感。说到底还是权力关系的事,太多的人觉得无法控制自己伴侣在做什么,对自己的关系没有一个契约感


太多人在滥用权力,不顾自己伴侣的感受,导致的这种集体的失控感,集体的觉得自己在感情中没有主导权,才会见到任何不相关的事儿,都会尽可能就去喊一声,因为你喊不回来自己的自己的伴侣。当然不是说一定是自己的伴侣在出轨的人才会有这种想法,这是一种文化焦虑,就不是个人的现象


除了是有很多人在不遵守契约之外,还有我们现行的契约本身就有问题,现在的这种主流的亲密关系里面,双方都是互相控制的态。它不是一个我们沟通,共同定下了一个民主契约。它是一个默认的,我们都必须去遵守的东西。


比如异性恋当中男性要控制女性,把她作为自己的财产、所有物。你出轨了,我好像就亏了,这是他们对绿帽的强大的恐惧。打小三是因为女性她在这个社会很没有安全感,一定要紧紧的抓住自己的伴侣,不能让别人抢走,其他东西就更加没有安全感。这也是大家为什么这么维护1对1的关系。 


3.人可以跟自己的伴侣可能完全的坦诚吗?


“女孩子就是要哄”,“跟男朋友要适当的示弱”,“求生欲问题”……都是一些不沟通的技巧。因为大家的权力如此的不平等,我们想要的东西这么不一样。谈恋爱变成了一个下棋一样的过程。


所谓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化会把爱情塑造成一个爱情36计一样的东西,你争我夺,而不是关注点在交流沟通上。太多的标签,太多社会赋予的意义:“你做了什么就代表不爱我了”。而不是双方去了解对方是怎么想的。


喵赵的开放关系小贴士


开放关系对实行者要求挺多的,有哪些基本的小提示?


1.动机


开放关系是一种需求,首先得明白自身的需求是怎么样的,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再去考虑自己想要什么形式的关系。既不要在自己需求没有的时候,对被动为了妥协而去接受对方的提议,也不要纯粹的为了自己的自己的欲望而去做这件事。 


2.在你没有能够完全的解构主流的婚姻观念之前,不要去急匆匆地尝试开放关系。


脑子里只有那些语言思考的时候,很难在开放关系中理清自己的情绪跟对方交流的。 

a.以关系的长短去衡量关系的价值


这个观念整个来自于婚姻制,如果离婚了就说明我失败了。关系一直到死才能说明这段爱情是有价值的。 

也不要因为人家一直到最后觉得ta们一定是幸福的,你爹妈那辈你爷爷奶奶那辈从都是到死了都还在一起,没有离婚,你怎么不说那些是美好呢?

关系就是用来结束的,只有你死之前的那段关系才是不能结束的。还是看这个关系质量怎么样。

不要觉得分手了就一定证明说开放对我不合适,我就失败了或者怎么样。毕竟每年中国几百万人离婚,也没见人说这就证明了异性恋对我不合适,不适合人类。异性恋单偶制的失败,每天都在发生。不要让开放关系背锅。


b.以牺牲来衡量爱


对男性可能说是金钱上的,然后对女性可能更多感情上的或者:“你都不愿意放弃你的工作来来我的城市,你怎么能说你爱我?”经常会以牺牲得多狠,才能证明多爱。

在这种话语思路下,根本不会去想牺牲到底有没有必要,纯粹为了证明自己有多爱对方,而去做一些很多不必要的牺牲。有没有必要去做牺牲?人非得需要去以这种割自己肉的方式去证明自己多爱对方?


c.爱是定量的


从小我们就听说喜欢这个人就喜欢不了另一个人,爱情是一种排他的感情。

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爱是定量的,确实一段时间之内只能爱一个人,时间精力只够给一个人。但是我觉得不一定是这样的,很多人都是可以做到同时爱很多人。


d.把忠诚等同于独一性。


忠诚这个词跟独一一点关系都没有,人是可以对很多人忠诚的。

多了一个朋友,就对自己之前朋友不忠诚了?忠诚都是在每一段关系之内来说的,彼此的感受,彼此的合约之类的,你多么的尊重地去考虑对方。

电影《弗里达》里说:我不在乎你在外面有多少伴侣,我不需要你为我守贞,但是我需要你对我忠诚。

忠诚是指不要背叛我,你知道我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什么,我的感受是怎么样的。电影最后她的丈夫背叛她,因为他跟弗里达的姐姐睡了。你知道我的底线在这,这样会极其伤害我,你还是去这样做了。



电影《弗里达》


我觉得以上这4条是主流婚恋观里面最需要解构的东西,如果不能彻底的思考、解构分析好,建立自己的恋爱观的话,直接冲到开放关系里,真的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在开放关系里面,需要注意什么?


1.沟通、交流


沟通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技巧,要讲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不是讲道德,不要去挂靠标签。尽量关注自己的需求:我想要什么?我现在的感受是怎么样?你这样做我会觉得怎么样?然后让对方也说自己觉得怎么样,而不是指责和道德绑架的形式。亲密关系用道德去限制自己的感情和感受,是一个很没有效率的事情,感情感受是强迫不了的。


2.诚实


不在于我昨天跟谁睡了,或者我以前有多少个伴侣……而是对自己感受、需求、欲望的诚实,在讲的时候不要去保留,或根据对方有可能有的反应,去说对方想听的话。而是要去信任对方,能听得了能接受得了你的真实的想法。 

只有知道了对方真实的需求,真实信息的时候,双方才可能去以此为基础去建立更高的契约之类的东西。


3.信任


是双方一起建立起来一个东西,不是说凭空地我就能说出来一句,我就信任你了,而是日积月累,沟通的时候建立起来的。


4.接纳、开放


接纳不代表同意,不管对方的提议观点,自己个人同不同意接不接受,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就听进去,接纳对方是这样的人。不一定要同意,最后可能知道对方的对方的需求,然后发现两个人不合适分手的都有可能。


接纳就在于不去给对方贴标签,让对方知道他在这段关系里是安全的,他可以告诉你他是什么感受,而不会被贴好多负面的词。


其实就是建立一个交流机制,让彼此都能觉得能安全的,不被评判的,能把自己最真实、最本心的想法和感受跟对方沟通的平台建立起来。


不要等着开放之后再去做这4个东西,最好能先做到在自己关系里面把沟通方式建立起来。 说起来容易,就是几个词之类的,但做起来还是挺难的。亲密关系真的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的修行。怎么处理跟亲近的重要的他人的关系对每个人的考验都挺大的。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一个东西,也许ta现在还处在一个充满了控制、暴力、 p u a、心机算计、互相监视、互相控制的关系里面。在这种环境里面讲平等的,可以互相交流的,不管是开放关系还是不开放关系,还是多边关系,都非常奢侈。亲密关系也是不断成长的一个过程。 我们需要好的榜样,我们也缺乏好的亲密关系的榜样,大家看到的都是“从此以后幸福生幸福生活在一起”,就没有下一步了。



"开放关系都是年轻人玩一下,最后还是要回到一对一"。对这个观点怎么看?现在是什么关系,跟你这个人适不适合开放关系,其实没什么关系。不要把这个时间点上,你的关系形式的变化当成是对个人的这种定性。每一段关系都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式,取决于两个人,不能说你这个人适合怎么样,肯定这一辈子遇到的所有人都跟你是一样的倾向。有可能在旅途中,你就发现自己适合某一种关系,更想要某一种关系, 都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你最后真的发现自己是更适合某一种关系,就接纳这件事就好,没有什么,就像我刚才说的,没有什么道德评判之类的,都是个人的需求。能不能搞开放关系和环境有关吗?

喵赵在德国,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在搞开放关系。肖美丽在中国,目光所及现在基本上没什么人在搞开放关系。这跟我们的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差别有什么关系吗?

国内可能主流恋爱观还是很少能把随意的性行为,短期的性行为(约炮)当作一件正常的事。但是在西方世界90年代《欲望都市》里讲随意的性关系已经很少有负面的声音。大家把恋爱和性还是分得很开的。就像我多数朋友跟别人约会、见面或者是聊天之类的时候,很少会有前面有一个亲密关系在摆着那里的压力。所以我觉得可能在这个在我这个圈子的环境里面,讲开放关系也容易一点。 


剪辑:肖美丽 雅清 琬

微信文案:肖美丽

编辑:肖美丽 张累累

音乐:林菁

打赏我们

用于支付语音转文字

和支付RSS服务


你的关注/转发/打赏

是我们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阅读更多:

N号房之后,我们该如何看待网络性剥削?|台湾、香港和内地的经验

恶意举报有多容易,维权举报就有多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